聯統日報有限公司.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和平路336號1樓之1 電話:038356141-3 hualien.info@gmail.com

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預防失智早期介入 長者體驗廣播錄音

預防失智早期介入 長者體驗廣播錄音  記者陳品雯/報導   「落日的光輝~失智症早期介入團體工作坊」由社團法人花蓮縣老人曁家庭關懷協會主辦,花蓮縣政府運用公益彩券回饋金補助,以懷舊為主軸的團體工作坊幫助11位平均80歲的老大人回味年輕的美好時光,重新找回過去的自信與風采。   活動由漢聲廣播電台主持人林香君小姐協助,帶領老大人一同參觀漢聲廣播電台體驗錄音,在「老歌大會唱」的活動中,老大人隨著國、台語老歌展現曼妙歌聲,邊唱著「一隻小雨傘」、「甜蜜蜜」邊訴說當年戀愛時的甜蜜,「愛拚才會贏」讓陳爺爺想起初出社會時的拚勁與辛勞。   漢聲廣播電台主持人林香君介紹錄音設備與製作節目的過程,讓從未見過的老大人嘖嘖稱奇,現場也讓老大人體驗試錄,高齡83歲的林奶奶表示第一次看到那麼多新奇的東西又參與錄音感到興奮又緊張,聽到播出的聲音和平常自己聽到的不一樣又覺得十分不好意思,另一位陳奶奶也在錄音室中高歌懷舊金曲「來去台東」,讓每位老大人也跟著回憶起與家人出門玩樂的時光,頻頻拍手叫好。   該會在提...

2012年7月20日 星期五

響應環保 中華市場推動廚餘回收

響應環保 中華市場推動廚餘回收  記者張麗英/報導   花蓮唯一「星級市場」的中華市場,近日配合環保署政策,在零售市場內推動廚餘回收,許多攤商將挑菜剩下的菜葉、果皮以及生鮮的廚餘裝入回收桶內,除了市場購物環境更乾淨外,也讓傳統市場響應最潮的「環保風」。   花蓮市公所積極深耕環保工作,更屢次獲得「推動機關資源回收績效考核」、「清淨家園」等評比優異成績。去年花蓮市公所定位為「市場更新年」,向上級爭取經費,進行復興、中山、中華等市場設備、設施、環境改善工程,今年則以「創新服務」為宗旨,希望公部門各項施政都能追求更快、更好、更貼心的服務,讓民眾感受到花蓮市的轉變。   傳統市場過去給人的印象大多陰暗、潮濕、空氣不流通、攤商混雜、標示不明等,花蓮市中華市場在經濟部的輔導下,從硬體設施改善到經營管理人才培訓、品牌行銷等,多有長足的進步,去年更獲得花蓮唯一「星級」樂活市場與樂活名攤的認證,今年還有八個攤商加入經濟部輔導行列,朝著網路行銷、品牌管理的方向努力。   中華市場今年還配合環保署政策,推行廚餘回收,市場內一百多個攤商將挑菜剩下的果皮、菜葉、菜梗以及各種生鮮食品剔除的內臟、骨頭、油脂等集中,傾倒於市場周圍放置的廚餘回收桶內,讓攤台以及市場環境變得更乾淨。   市公所表示,花蓮市每日垃圾量約有50公噸,其中家戶廚餘量每天約有2.4噸,資源回收量約20噸,為了更進一步達到垃圾減量、資源分類的目標,縣府環保局推動傳統市場廚餘回收,中華市場率先響應,帶頭示範,每天的廚餘回收量已有兩大桶約兩百五十公斤,攤商積極響應讓兩個廚餘桶「不夠裝」。   市公所指出,在中華市場試辦廚餘回收工作成效良好,將於實施一周後檢討相關流程、回收及宣導細節,並推行到各公有零售市場,讓花蓮市「環保力」再提升。   一般可回收廚餘主要分類為生廚餘(堆肥廚餘)以及熟廚餘(養豬廚餘),混雜或無法分辦之廚餘(不含不可回收者)均歸類為堆肥廚餘回收。為提高再利用價值,請儘配合分類回收,不要把養豬廚餘混入堆肥廚餘,且不用塑膠袋盛裝。   養豬廚餘:煮過吃剩的食物、米飯、麵食,過期食品,如餅乾、泡麵…等,以及未煮熟之生肉、魚蝦類   堆肥廚餘:未煮過之生蔬菜、菜梗、水果、果皮等,樹葉、雜草、植物...

2012年7月16日 星期一

陪他多走一哩路 一粒麥子居服員發揮愛心

陪他多走一哩路 一粒麥子居服員發揮愛心 王讚美為獨居老人修繕浴室  記者陳品雯/報導   在馬太鞍一處窄小的民宅內,82歲的江阿公獨自一人枯坐在搖搖欲墜的木椅上,兩眼無神。水泥地的房間裡馬桶與床並列,不良於行的阿公無奈的望著到處飛的蒼蠅,今天又不知道是第幾天沒洗澡了……。   一粒麥子基金會花蓮中心居服督導曾佩玲表示,阿公一個人獨自居住多年,棲身處為一棟以鐵皮搭建的小屋。就像許多獨居長輩一樣,阿公儘管和一些親人住在同個村落,但彼此的互動關係卻很少。原先有參加日托服務的他,前年不幸發生車禍大腿骨折,車禍後,阿公雖身體不便,但每週兩天,一粒麥子基金會的日托站會有專車來接送,偶而會至附近鄰居家閒聊,每週日並準時到教會聚會。該教會的會友王讚美,知道江阿公是會友,但沒有更多的互動,直到一粒麥子基金會為江阿公申請了居家服務,讓王讚美成為阿公的居家服務員,也開啟了他們之間奇妙的旅程。   督導曾佩玲指出,阿公居住的地方,是鐵皮搭建的小屋,原本就十分狹小的室內空間,無法再有洗澡的空間。受傷前的他...

2012年7月11日 星期三

「洄瀾海洋環境教育影展」啟航

「洄瀾海洋環境教育影展」啟航 花蓮環教中心與環保團體共同推動海洋環境教育  記者林茂/報導   為推動花蓮縣海洋環境教育,花蓮縣環境永續教育中心與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荒野保護協會花蓮分會、台灣環保聯盟花蓮分會、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及東部發展聯盟等五大環保團體,共同舉辦「洄瀾海洋環境教育影展」,首映會將在七月十三日晚上七點鐘在環教中心正式啟航,歡迎對海洋文化與環境教育有興趣的民眾前往免費觀賞。   出身教育界且對環境教育相當重視的環保局長鮑明鈞表示,台灣是海島國家,也是海洋國家。花蓮海岸線狹長,海洋與花蓮人的生活更是息息相關,所以認識海洋、保護海洋環境與資源,才能讓生活的環境永續發展。期望透過活動的舉辦,讓花蓮不只是低碳旅遊的幸福大縣,也是海洋資源最為豐富、海洋環境教育最為成功的環保大縣。   長期關注海洋生態,致力推動海洋環境教育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主任賴威任表示,海洋是花蓮重要的稟賦資源,但過去對於海洋文化的認知,以及對海洋的環境教育都相對較少,對於此次結合花蓮地區的環保團體,共同推動海洋環境教育,相信是很好的開始。而影展的影片是希望從不同的面相,探討屬於花蓮特有的海洋文化內涵,相信將有助於民眾更深切的感受到海洋的重要性。   影展的影片均為普通級,內容包括海洋的現況、危機...

家扶大專學子化身遊戲魔法城志工

家扶大專學子化身遊戲魔法城志工  記者李逸偉/報導   暑假到了,許多學生紛紛開始放假,花蓮家扶中心受扶助的大專學子今年也加入返鄉服務的志工行列,日前上午由社區遊戲魔法城的工作團隊帶領志工進行玩具整理及清潔等工作,下午則前往家扶中心新城辦公室的遊戲魔法城據點,與偏鄉社區的孩子一起體驗桌上遊戲,參與的大專志工及小朋友皆玩得不亦樂乎,也讓大專志工學習到返鄉服務的意義,付出行動回饋到需要幫助的孩童身上。   每年寒、暑假期間,花蓮家扶中心便會有一群受過家扶中心扶助的大專學子回來家鄉進行志工服務,期盼透過大專學生返鄉服務的回饋機制,勉勵孩子珍惜所有,並常懷一顆感恩惜福的心。   上午,大專志工在家扶中心二樓會議室將遊戲魔法城的玩具全數清潔並消毒,志工們使用酒精把所有玩具都消毒一遍,再把消毒過的玩具以密封袋完整收納,雖然都是重覆的動作,但他們非常有耐性的完成各項整理工作;而下午則到家扶中心新城辦公室的遊戲據點與小朋友一同玩桌遊,小朋友多了這些大哥哥、大姊姊的陪伴,顯得非常開心,也讓大專志工...

2012年7月10日 星期二

花蓮勝安宮捐贈白米給更生人

花蓮勝安宮捐贈白米給更生人  記者張麗英/報導   花蓮勝安宮捐贈216公斤白米給更生保護會花蓮分會,由花蓮地檢署書記官長鍾松茂代表接受,鍾松茂對於勝安宮捐贈白米給更生人深表感謝,並且表示,這次的白米預計將至少有20多個更生家庭受惠。   花蓮勝安宮在100年起第一次分配白米捐贈給更生保護會花蓮分會,當時這些白米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連絡貧困的更生人前往領取,更生人在接到這些米的時候,都表示非常的感謝。花蓮分會在昨天上午接到勝安宮秘書王秀玲的電話感到非常的興奮,也非常感謝勝安宮第三次提供白米,昨天下午執行祕書鍾松茂親自帶領總務幹事朱火煌、專任幹事吳欣怡前往領取,勝安宮主委吳東明、總幹事田後隆、秘書王秀玲親自接待並代表贈送。   鍾松茂表示,更生保護會花蓮分會主要的工作在為更生人提供服務,更生人在出監後常無法馬上順利找到工作,這時常會到更保尋求協助,除了和就業服務站合作,但他們還是會面臨到生活的問題。   目前花蓮地檢署和更生保護會花蓮分會都有一些保護措施,在更生人就業之前給予一些必要...

海洋生態之旅 門諾基金會為獨居長者及身障者圓夢

海洋生態之旅 門諾基金會為獨居長者及身障者圓夢  記者李逸偉/報導   七月放暑假的季節,門諾基金會為花蓮縣偏遠南區的身障者及獨居長者們,完成他們期待已久的「希望與夢想之旅」。門諾基金會於昨天特別安排成功鎮海生館「小丑魚主題館」行程,此行受邀個案連同家屬近50人,在基金會一群志工、督導員及南區服務中心人員等的陪伴之下,讓平常深居於家中行動不便的長者及身障者能有機會走出戶外,並帶給他們愉快的聯誼時光。   昨天行程中最年長的朱阿嬤,年逾98歲,獨居住在偏遠交通不便的山區,三年以來仰賴工作人員,定時提供居家服務,每年外展活動都是他最期待的日子。另一位,陳姓身障者,在20歲時因意外造成腦部及脊椎損傷,故長期以輪椅代步;陳母年近70歲,長期擔負照顧責任;每年的外展活動,母子從不缺席,陳母表示參加外展活動不僅可讓兒子走出戶外,亦可讓她的身心暫時得到紓解及減輕照顧壓力。年近80歲的潘阿公,一人獨居於偏遠山區,目前因四肢關節變形而導致行動不便,阿公接受居家服務約1年半,第一次參加外展活動的初體...